新浪博客助手完整官方版_阿丁1970新浪博客

有人认为,百度浏览器的停更,宣告了百度对PC端的放弃。不过,就此说百度对PC端放弃,结论下的太早。

越来越多PC时代的“网红”产品正在离我们而去。

比如:QQ宠物、网易相册、中华网论坛、百度空间、网易博客、ChinaZ论坛、点点网、推他……这串名字很长,然而,他们的离去并未在用户层面引发波澜,用户也没有对它们进行缅怀。

日前,百度浏览器发布公告称:“由于部门业务调整,官方将于2019年04月30日对产品部分功能停止服务。相关的产品包括桌面百度、百度工具栏、百度地址栏、百度极速浏览器,hao123浏览器,产品将不再更新,基本功能本地仍可使用。”

据了解,早在2018年3月,就有用户在百度浏览器的官方贴吧里发帖称,(百度浏览器)已经好几个月没更新,百度是不是已经放弃浏览器这个项目了?

有人认为,百度浏览器的停更,宣告了百度对PC端的放弃。浏览器作为曾经PC时代的入口级产品,百度浏览器竟然宣布停止更新,这就由不得用户们不对百度此举进行联想。不过,就此说百度对PC端放弃,结论下的太早。

01 浏览器的辉煌时刻

2008年4月30日,奇虎360正式推出360安全浏览器产品,由此拉开了中国互联网公司向浏览器进军的序幕,其后,搜狗浏览器、百度浏览器、猎豹浏览器、2345王牌浏览器等浏览器便陆续推出,与谷歌浏览器、IE浏览器等产品一道竞争。

仅仅过了不到两年时间,360安全浏览器的月活跃用户便达到了1.72亿,在中国的用户渗透率为44.1%,在中国排名第二,仅次于微软IE浏览器。

2012年8月16日,360推出搜索引擎产品,与百度、搜狗展开竞争。360推出搜索引擎产品后,上升的势头非常迅速,有数据显示,到2013年年底,360搜索一度占据中国搜索引擎市场23%的市场份额,超过搜狗,仅次于百度。

360搜索当时起势如此之快,360安全浏览器功不可没。奇虎360发布的2012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为止,奇虎360基于PC的产品和服务的月度活跃用户总人数为4.25亿人,其中,360安全浏览器的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2.72亿人。

360当时的做法非常简单,直接将360安全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由百度改成360搜索,用户如果不仔细看的话,根本不知道自己打开的是什么搜索,事实证明,360的这种做法非常有效,360搜索迅速逆袭。

与360类似的还有一家公司——搜狗。

搜狗CEO王小川曾经提到过一个非常有名的“三级火箭”模式,即输入法→浏览器→搜索。在这个“三级火箭”中,浏览器明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跳转作用,没有浏览器,搜索便失去了载体。

搜狗公布的招股书显示,2014、2015、2016年搜索及搜索相关广告为主营收入为3.58亿美元、5.40亿美元、5.97亿美元,分别占搜狗总收入的92.7%,91.2%,90.5%。显然,这背后与浏览器息息相关。

搜狗在除了拥有搜狗浏览器的优势外,QQ浏览器也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2013年9月18日,腾讯宣布4.48亿美元战略入股搜狗,搜索和QQ输入法并入搜狗,另外,QQ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也由搜搜变成搜狗。在QQ浏览器+搜狗浏览器两大浏览器的支撑下,搜狗搜索总算在搜索引擎市场站稳了脚跟。

在PC端,客户端的价值被弱化,用户更习惯直接通过浏览各类网站,而浏览网站的主要工具便是浏览器,浏览器曾一度是用户电脑必备的软件之一。正是因为浏览器是用户使用电脑上网的入口,也造成了它的重要地位,而奇虎360和搜狗依靠浏览器,便硬生生在搜索引擎市场里切下了一块“蛋糕”。

移动互联网还未大规模流行之际,浏览器在PC端风头无俩。

02 没落

打败浏览器的并不是另一个浏览器,而是趋势,它让浏览器开始走向没落。

2013年起,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开始大爆发,一方面,智能手机产品开始大量流行,比如iPhone、华为、vivo小米、OPPO等,其中,有不少是廉价的千元机,这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准入门槛;另一方面,4G网络也开始逐渐起势,硬件+通信网络的发展,加剧了移动互联网的流行。不少用户是直接跳过PC,由非网民变成手机网民。

智能手机的出现,极大地抢占了用户的使用时间和注意力,如果不是在工作需要的情况下,用户显然会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而不是电脑上网。当用户的使用时间被抢夺后,整个PC的影响力和流量都在下滑,由此也导致了浏览器产品开始走向没落。

IDC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PC市场预计最终销售为5200万台左右,2018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累计出货量为3.977亿台。显然,PC已是垂垂老矣,地位不复当年。

移动互联网的诞生,除了让PC浏览器走向没落外,其对手机浏览器的打击也很大。

手机浏览器要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统一的移动互联网中心消失,独立App成主要载体。PC时代,用户观看网络视频、网络小说、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等,大多都是打开浏览器,再从浏览器的搜索引擎里输入网址进入,网站都被“装在”搜索引擎这个大中心内。

但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统一的中心开始消失,用户不再从某个主要的中心去浏览网络,若想要使用某种互联网服务,用户会直接下载该公司的独立App,手机网络新闻、手机网络购物、手机网络视频这几大主流应用,用户都是从独立App进入的。

这意味着用户使用手机浏览器的频次将会大大降低,至于下载App,App Store、华为应用商店、百度手机助手、应用宝等会帮助用户完成,无需从手机浏览器进入。

当然,并不是说手机浏览器已经彻底没人用了,而是它的许多功能被分割、代替,它不再是“入口”。

03 重生

2019年4月9日,手机淘宝App直接更名为淘宝。实际上这并未首个App产品在去“手机”化,不少App都在名称中将“手机”二字去掉了,其原因在于,现在说互联网,大多数都是在说移动互联网,也就是手机状态,此时再去强调“手机XXX”完全没必要,还不如跟PC端的名称一样,直接使用统一的品牌名。

在当前移动互联网占据主流的情况下,浏览器产品确实应该思考它的定位,是否还是跟PC端一样,只做一个给用户浏览网页的工具呢?显然不是。

    用户浏览的需求在变弱;

    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被其他App给夺走;

    浏览器的核心功能搜过引擎被弱化。

所以,浏览器如果还是只提供被动需求,最终只能沦为二流产品,永远别想进军用户必备App前十的榜单。

手机浏览器的重生的机会在于,它得由一个被动的产品变成一个主动产品,它得是一个巨型App,比如:新闻资讯、短视频、小游戏、网络小说等“五脏俱全”的应用,只有这样,它才会逐渐发挥作用,拥有与其他App抢占用户时间的机会。

李彦宏在百度2018年四季度财报中提到,截至2018年12月,百度App日活用户增至1.61亿。App Annie公布的《2019年移动市场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iOS下载量排名中,百度App排名第八,成手机浏览器产品中唯一上榜的产品。事实上,百度App就是浏览器产品的升级版。

现在,无论是QQ浏览器还是UC浏览器,都跟百度App一样,提供新闻推荐、短视频、小游戏、网络小说阅读等多功能的巨型App。

手机浏览器成为“入口”的机会没了,但它却又成长为一款全新的产品。

在移动互联网如此风靡的今天,即使在PC上下再多的功夫,也挽不回PC市场的颓势,百度选择对桌面百度、百度工具栏、百度地址栏、百度极速浏览器,hao123浏览器这些产品进行停止更新,并不显得反常,对一个垂垂老矣的市场投入过多精力只会造成资源浪费。

还有就是,百度浏览器在整个PC端浏览器市场占的份额并不高,有没有百度浏览器(PC版)对百度整体影响并不大,艾媒公布的《2018中国PC端浏览器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百度浏览器在用户首选品牌中已经排在第六名之后。PC端愿意用百度的人,自然会通过其他的浏览器去使用百度,百度唯一的重心,是打好移动这张牌。

百度停更百度浏览器与百度放弃PC之间,并不能直接划等号,毕竟,百度的品牌和影响力都摆在这里。

当然,论最会做生意的,还是苹果,据分析师透露,谷歌2019年可能会向苹果支付120亿美元,这样Safari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就是谷歌,苹果简直躺赚。

#专栏作家#

郭静,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自媒体人,百度百家作者,搜狐科技自媒体成员,钛媒体专栏作者,网易科技专栏作者。同时为多家杂志长期供稿。关注互联网,关注TMT,用心做一个互联网领域的原创狗。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这个小神探的故事,值得我们模仿吗?

本文约5200字,阅读时间约10分钟

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港口城市伊利湾,夜色渐深。

独居女性小美的公寓里,警方正紧张地勘查着现场。

小美被邻居发现时,正倒在自家的地下室楼梯下面,满头是血,没了呼吸。

警方接警后,很快封锁了现场,经过初步调查他们认为小美死于意外,因为现场并无从外部破坏的痕迹,她有可能是在换灯泡时失足摔死的。

但这个结论,并不能说服9岁的女孩西尔蒂。

一听到小美的死讯,西尔蒂就赶到了现场。

她注意到公寓外的草地上,有一排可疑的鞋印,而小美之前放在家里的一卷录像带,也不翼而飞。但奇怪的是,警方对这些线索置若罔闻。西尔蒂敏锐地感觉到,这当中必有古怪。

但是,谁会相信一个小学生的话呢?

大家都认识“万年小学生”名侦探柯南,但今天银幕凶案专栏的主角,却是一个9岁的美国小学生——在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美剧《天黑请回家》里,小神探西尔蒂究竟能不能找到小美之死的真相呢?

*特别说明:为了方便阅读,文中除了主角外的人物均采用了化名*

事实上,西尔蒂的“职业”并不是侦探,而是一个记者。

她目前在读小学三年级,是伊利湾小镇的新住户。

西尔蒂的父亲小强曾在纽约做记者,但因为事业出了问题,失去了收入,一家五口难以在纽约继续生活下去,不得不搬回小强的故乡伊利湾小镇重头再来。

西尔蒂对新闻的热爱,都是跟着爸爸耳濡目染学到的。

在纽约的时候,父女二人就经常一起出新闻现场。小小年纪的西尔蒂,不仅学会了基础的调查手段,还独立创办过一份小报,拥有过数百名订阅者。所以,刚踏上小镇的土地,西尔蒂便不自觉地用记者的视角审视起这个陌生的地方来:

本应该是最繁华的镇中心街道,大白天的却几乎没有行人;

有个奇怪的男人在院子里埋头挖地,似乎要埋葬什么秘密;

还有个面无表情的女人在门口摆摊,但根本没人光顾……

四处弥漫着一种冷漠、疏离又乏味的气息,似乎这里只是一个平庸而颓败的小镇而已。

但就在入住的第一个晚上,西尔蒂半夜醒来时,居然发现家门外的小路边上停着一辆可疑的车……有人在监视他们?难道有人对他们的到来怀有敌意?

西尔蒂将自己的怀疑分享给了家人。一家五口中,妹妹太小,无法表达意见;妈妈和姐姐一贯就不太赞同西尔蒂的记者身份和调查行为,她们一方面觉得西尔蒂会因此陷入危险,一方面担心西尔蒂的早熟和奇怪爱好,会使她更不合群。

只有将西尔蒂引上新闻之道的爸爸,一直支持着她,认为那正是西尔蒂身上最独特的闪光点,但这一次,就连爸爸也认为她在“小题大做”。

真的是自己多心了吗?

西尔蒂决定独自开始调查。

西尔蒂先结识了那个在门口摆摊卖货的女士。

原来她叫小美,是西尔蒂爸爸小强的高中同学,两人曾经走得很近。但西尔蒂刚和小美认识不久,小美就出事了,这便是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西尔蒂不相信警方给出的意外失足的结论,她学着爸爸的套路,去警局申请调看案卷。但因为她年纪小,又是镇上新来的居民,警局的所有人都没把西尔蒂当回事,他们也根本懒得回答她的质疑。

虽然出师不利,但西尔蒂还是遇到了转机。

警局中有个一直被男同事压制的女警官大秀,她那天被打发去接待西尔蒂,还因此被男同事大开玩笑——他嘲笑大秀的工作和小姑娘的调查一样,毫无意义。

起初大秀也不相信西尔蒂,只想快点打消她查案的念头。但因为被男同事激怒,再加上经不住西尔蒂的软磨硬泡,大秀最终同意暗中帮忙,配合西尔蒂查一查案件的隐情。

大秀拿来了案卷,但西尔蒂没发现其中有什么异常。西尔蒂认为想要查明一切,还是要先从疑点下手,搞清鞋印的来源和丢失物品的去向,离真相就不远了。

好在,这座小镇并不大,西尔蒂通过留意身边的每一个人,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能的嫌犯——小学的女校长,死者小美的中学同学小花。

西尔蒂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她在上学时偶然发现,小花的一双鞋鞋底花纹和小美家户外的可疑鞋印,形状完全一样!

为了确认小花的嫌疑,西尔蒂还偷偷潜入了校长办公室,在那里她翻到了小美丢失的那盘录像带并悄悄带走了它。

有了这些发现,西尔蒂认为小花到过现场,她很可能知道小美死亡的内情或者正是杀人凶手。但因为她的调查不是官方行为,甚至取证过程还非常不光彩,于是西尔蒂只能在初步整理了资料后,将自己的调查结论写成了报道,发在了小镇官网的新闻版块上

她的这一做法,很快引发了整个小镇的反感和恐慌。

镇民们首先不认可西尔蒂的记者身份,他们觉得小孩子就该好好学习,不要搞奇怪的调查;其次,他们也不喜欢新住户西尔蒂上来就质疑当地警方,这么做实在太没有根据了。

一时间,西尔蒂的生活陷入混乱。

同学们因为她的报道围攻她;老师们对她的遭遇视而不见;而那则报道的留言板里,则充斥着各色各样的谩骂和非议……但这些,没有击垮西尔蒂,她始终坚持自己的怀疑,并不想放弃这次调查。

但很多时候,坚持的方向错了,的确会与真相南辕北辙。

女警官大秀找到西尔蒂,纠正了她犯下的第一个错误。

校长小花那晚的确见过死者小美,这是她留下鞋印的原因。她也的确拿走了那卷录像带,但小花说,录像带是小美拜托自己拿去拷贝用的,光凭录像带不能证明小花杀死了小美。

更重要的是,小美死亡时,小花有非常确凿的不在场证明,这一点已经核实了。

难道小美真的是死于意外吗?

西尔蒂依然心存怀疑,她决定偷偷潜入案发现场。

很快就发现了新的疑点:

地下室的灯泡都很新,现场也没有任何换灯泡的痕迹,所以小美到底为何出现在地下室?案发的楼梯旁,墙壁上明显留有可疑的痕迹,为什么警方排除了现场有其他人的可能呢?

当西尔蒂把这些发现,通过电话告诉大秀时,大秀又惊又怕……

这个9岁的小孩实在是太不守规矩了,潜入案发现场,那可是赤裸裸的犯罪啊!

但大秀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寻常。

因为这些线索都指向了一件事:小美的死亡并不是意外。警方如此卖力地隐瞒事实,一定有某些不可告人的理由。

既然如此,大秀已经不能相信身边的同事了,她唯一能够信赖的帮手,只有西尔蒂。

就在这时,西尔蒂突然接到了一通神秘的来电。

电话那边,是小美的哥哥小黑,一个正在服刑的犯人。小黑说,他可能知道妹妹死亡的内情,想约西尔蒂面谈。

西尔蒂的赴约并不顺利,有人暗中阻拦了这场会面。

这个欲盖弥彰的动作,反而提醒了两人,难道,凶手就在监狱内部?通过调查,西尔蒂和大秀找到了临时取消探监安排的人——狱警阿欧,他也是负责监管小黑的人。

但她们并没有阿欧涉嫌杀人的实际证据,为了查明他的阴谋,大秀决定先会一会阿欧。

考虑到接触调查会有危险,大秀特别要求西尔蒂一定原地待命,等候自己的消息。

但当大秀借巡逻之名,举着枪来到了阿欧门前准备敲门时,却听见了一阵破窗的声音——不守规矩的西尔蒂又跟来了,她又一次非法闯了进去。

大秀对西尔蒂感到无可奈何,幸好,她们有了重要发现:

狱警阿欧的家中藏有一种数量多到可疑的致瘾处方药,而那些药瓶上面写的都是小美的名字!

原来,多年来阿欧一直在胁迫小美为他购药,以换取她的兄弟小黑在狱中的安全。这些药物让阿欧发了横财,也让他更加嚣张。案发那晚,阿欧和小美正在私下会面,交谈中二人起了争执,阿欧气愤之下错手杀了人!

阿欧的人脉错综复杂,他作案后,第一时间就跟警局内部的人打了招呼,所以一直高枕无忧,直到西尔蒂和大秀锲而不舍的追查,才让真相曝光于众。

西尔蒂和大秀因为这个案子,终于得到了小镇居民的认可。

但西尔蒂的好奇心,又让她卷入了一个新的阴谋之中。她查看了那卷被偷拿回来的录像带,发现了一个比小美命案更加离奇的秘密。

这个秘密,和30年前小镇发生的一起绑架案有关,更可怕的是,西尔蒂的父亲小强也出现在了这卷录像带之中……

30年前的深夜,三个男孩正一起走在回家路上。

他们一个是镇长的儿子八哥,一个是警察局长的儿子小七,另一个则是西尔蒂的父亲小强。没有人想到,这趟回家路并不平安,最终,三个人只回来了两个人。

八哥在路上遭到了绑架!

数小时后,人们发现了八哥的血衣……

警方因此推断,八哥可能遇害了。

要抓住凶手,唯一的线索,就只有两位年轻的目击者能够提供了。

小七首先向警方提供了证词,他说自己看到绑匪开的是本地牌照的面包车。

这个信息让警方缩小了怀疑范围,他们很快抓捕了嫌犯小黑(也就是前面死者小美的哥哥),因为小黑和三个男孩私交密切,案发时段也没有不在场证明。更巧合的是,他家还有一辆非常可疑的面包车!

小强却一直坚称,自己什么都没看到,所以无法指控任何人。

小黑被捕后,一直未承认罪行,更交代不出八哥的下落。但整个小镇都选择了相信小七,因为他是警察局长的儿子,不可能撒谎。

最后在毫无实际证据的情况下,小黑被小镇的法官判决有罪。而没有指认小黑的小强,也因此成了镇上的异类。

转眼20多年过去了,八哥还是下落不明,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件案子彻底成为了笼罩在小镇上的阴影……

而西尔蒂在那卷录像带中,看到了绑架发生的完整过程:

画面中的绑匪戴着头套,看不清长相,他得手后,还对着小七和小强说了句什么。

更重要的是,画面中清楚地拍到嫌犯那晚开的车并未悬挂号牌!

这说明小七才是说谎的人!而他目前已经成了小镇的一名警员,他的父亲大毛依然担任着警局的局长,大毛也正是当年调查那起绑架案的直接负责人。

所以,这件旧案中,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录像带是谁拍摄的?为什么出现在小美的手里?那个绑匪到底对小七和小强说了什么?

西尔蒂隐隐觉得,也许自己已经接近了小镇秘密的核心……

从小美的案子就可以看出,这座小镇的平凡外表之下,隐藏着种种的腐败乱象,要探明当年的案子,肯定会更加凶险……

限于篇幅的原因,今天小编就先将《天黑请回家》这部剧的故事分享到这里。

关于这宗绑架旧案,如果你还想看小站更新就多多一键三连告诉我们~(假如在看超过300,那小编就立刻安排下篇进行更新哈~)

当然也欢迎大家去刷剧啊,还是很好看的,就10集的长度,追起来没压力~

虽然西尔蒂在剧中成功破了小美的案子,但小编还是想和大家聊一聊,这种私人调查,在现实中真的合适吗?

相信小站的很多读者也和西尔蒂一样,对案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调查欲,但现实中的破案,和影视剧显然是不一样的。如果贸然介入其中,不仅有可能影响破案的进度,甚至有可能会带来悲剧

比如前不久“杭州来女士遇害案”发生时,众多网友从获知了来女士的离奇失踪后,就开始了“键盘破案”,各种有关来女士遭遇的猜测,堪比侦探小说……甚至在警方公布了案情进展后,还有人穷追猛打,指责警方没有实时公布调查细节,查案水平还比不上网友们。

其实这种质疑,不仅偏激也很可笑。

警方的调查其实很早就开始了,但破案不是光靠猜测,而是要靠证据。如果证据链出现了漏洞,不仅有可能抓错人,更有可能抓对了人也无法将其定罪。所以,要破获命案,需要多个警种、众多警员的共同努力,勘查、走访、摸排、取证……这些环节,都是必须严格保密的。如果在破案之前随时公布了每个调查细节,除了满足全民的窥私狂欢,并没有任何好处。相反,如果线索搜集还不够完整,就贸然公布出来,不仅容易误导民众——就像西尔蒂误会了校长小花一样,给小花带来了舆论的伤害——还有可能给犯罪分子以销毁证据的可乘之机,这就太得不偿失了。

在美剧中,西尔蒂在追查真相的过程中,屡屡越界,可以说是一种戏剧化的表达方式,追逐真相的勇气值得肯定,但方式却不值得效仿。现实中,这样的行为就曾经带来过令人惋惜的悲剧。

1997年4月14日,台湾艺人白冰冰之女被三名绑匪绑架。事发后白冰冰收到了女儿被拍下的裸照和她刚被切断的手指,绑匪警告白冰冰不可报警,并要求她支付巨额赎金。

白冰冰因为害怕,一面筹钱一面偷偷求助了警方。但当警方开始积极破案时,闻风而动的记者却让局面渐渐失控……

他们不仅大肆报道了所有案情,还全程跟踪了白冰冰,在她和绑匪约好交赎金时,媒体开来的车甚至比负责跟踪的警车跟得还要近,这让绑匪感到非常不安,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更换地点。在迟迟不能交易后,绑匪出于愤怒,非常残忍地撕票了……

年仅17岁的受害少女白晓燕,最终遭到了绑匪的残忍毒打和虐待,死前甚至还被侵犯了。

而当年的台湾媒体,还事无巨细地将受害人的全部死亡细节,都搬到了公众面前,一时间群情激愤,群众们一度认为白晓燕的死都是政府和警方的错,群起闹事,导致警方后续的破案仍然受制。

也是在此期间,杀害了白晓燕的三名嫌犯又趁机犯下了更多起杀人、绑架、勒索案……

这种毫无底线的报道,不仅仅干扰了警方破案,更是间接造成了更多的悲剧。追逐真相固然重要,但为了吸引眼球而放弃道德底线,这样的“人血馒头”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作为罪案类的公众号,走到今天,我们已经写了将近200个真实的案件了,即便如此,每当我们讨论凶案时,也一直心怀敬畏与忐忑。我们不希望为了刺激而消费悲剧,而希望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思考,如何避免更多的悲剧发生。

那么,你又是如何看待“键盘破案”的呢?你认为报道案子的道德底线在哪里?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主稿:鲁鲁修;编辑:包包;质检:阿丁;排版:CC;题图:鲁鲁修

参考资料:

1. 《天黑请回家》.人人美剧

2. 心草雪月.白冰冰之女绑架撕票案:拷问台湾媒体,关于利益与道德的角逐.新浪博客

本文系【法医秦明】头条号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