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游戏和村子小游戏连连看

现在人们的收入上来了,家家户户都住进了楼房,但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都生疏了不少,互相之间都有一道冰冷的铁门阻隔,这样的现象在现在的很多村子里也是如此。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国内不少村子都变成了景区吸引着游客,在其中就有这样一个村子,当地的住户关系极好,大约800间房子互相连接在一块,村民们经常串门还不设防。

这个村子就是云南泸西的城子古城,整座村子被山脉包围,临近小溪,依山傍水风景优美,远离城市的喧嚣,是一个宁静的古城。

这座村子最大的特点就是里面超过八百间房子相连,这样的住宅被称作“土掌房”,据说已经有接近三百年的历史了。这些房屋首尾相连,或者上下连接,仿佛一体。

当地的住民们也因此关系很好,互相串门都是家常便饭,对此很多游客都表示十分羡慕,在现在这样的现代化社会中,这样的关系很难见到了。

据说曾经这里的村民选址于此后,有一棵树木直接搭建了二十四间土掌房,也就相当于在这一棵树木做成的房屋里住了二十四家人,他们如同一家一样,后来就这样传承了下来,慢慢扩大规模成为了现在的样子。

因此如果去云南游玩,有时间就可以来这里看看,因为历史悠久保存完好,所以在这里能够看到最原始的古建筑,也能借此了解我国的文化。

文 / 远方

《智取威虎山》中的侦察英雄杨子荣

从儿时记事起,就常听大人们说道我们村里过去唱大戏的事情。到我上小学一直在村里长大,看戏和后来的看电影一样,是农村最基本的文化娱乐活动,也是那个时代最让人激动开心的时候。

从小听说但我都没见到过的,是我们村里的最早的东台子,就是位于后来的村东学校位置的戏台。也听说过,因为晚上东风大,在东台子唱戏时,夏天看戏还得穿皮袄。说是有唱黑的崔贺堂、石宽海,高门亮嗓,声音浑厚;唱红的范效堂,我的三舅,仪表堂堂,声音纯正;也听说我的三姨范效荣年轻时是唱花旦的主要演员。还有不少唱过戏的,我这个年龄的也记不清,前面几位,也只是听说而已。这里,关于最早上一辈们东台子唱戏的事儿,因为年龄和记忆的原因,遗憾不能更详细介绍了,当然,如果有比我年长的记忆更清楚的同仁能为作一下具体描述,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等到唱革命样板戏的时候,我已经上小学、初中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巜红灯记》、《沙家浜》、巜智取威虎山》等大戏。那个年代,还有一个俗语,说是“八亿人民八个戏,《沙家浜》、《红灯记》,还有几个小戏戏,戏里都有个女书记,男人得受女人的气”。这里说的女书记,典型的像《杜娟山》里有柯香,《红湖赤卫队》里有韩英。所谓小戏,就是除几个革命样板戏之外,像《打铜锣》、《红嫂》等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小歌剧。

正月里唱大戏时,除了本村的男女老少熙熙攘攘齐聚戏庙院,还有邻村的乡亲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戏。东面的有从当中夭、康胡夭、豆腐房等村;南面的有南弯、德胜夭、崞县夭、园山子等村;北面的有后夭子、半沟子、喇嘛营等村;西面的有盂县夭、侯家夭、东窑子、五十家子、五俱夭、石人弯等村。七十年代,大兴文艺宣传队,热唱革命样板戏,我们村的剧团不仅在崞县夭公社轰动一时,还曾被周边卓资县、和林格尔、呼市郊区等外地的三套马车拉上布景、乐器接走,去各地巡回演出。

闲话少说,书归正转。四邻八村的人们既来看唱戏,也兼走亲戚会好友。当然,看戏也给青春少男少女谈情说爱提供了堂而皇之外出交往的理由和平台。有时也因为种种原因产生拥挤、口角甚至打架斗殴的冲突。于是,用现在的话说是维持秩序,当时人们称“打台子”(也叫“打场子”)的。能充当“打台子”角色的一般是人高马大、凶勇剽悍、说骂就骂、说打就打的壮汉,往往是村里的那些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光棍们。

印像最深的“打台子”好手先是正弯子的光棍汉王天财,踏嘴豁牙、刀条长脸,扯开沙哑的嗓子,摘下头上的烂黑狗皮帽子一边忽扇一边高喊着,“往后,往后……”听话的、胆小的,小心地躲着他手里的皮帽子,身子向后撤着以阻挡后面的人潮,年轻力壮、胆子又大的后生们瞪眼盯着他,身子却纹风不动。再后来“打台子”的有东头河南面(mi)住的王根柱,看到人群向中间拥来,挡住了后面看戏的视线,先是站在台口东侧上面手向台下指着大骂,然后是脱下皮袄猛冲到戏台下,边甩打着东侧挤向中间的人们,边向前冲,立马“杀出一条血路”,暂时稳定住了拥挤着的人群。

最激动的时刻要数开戏前的“打痛”,以前一直不知道是哪个tong字,从语义上讲,应该是“打通”,可村里人都念四声,为保留原声,我暂写为“打痛”。锣鼓声“况且里气、况且里气”的猛打着,生产队里劳动收工回家的大人们,放学回家的孩子们,在家喝着稀粥,稀粥烫的恨不得一口喝下去,但稀粥太烫,炒面也不拌了,有时候赶紧烫着嘴喝上两碗,匆匆忙忙的往戏庙院里跑去。大概就是因为原来的戏台在庙的院里头搭着,所以后来的人们还习惯叫戏庙院。

家里也没有那么多的凳子、马扎,有时候搬块石头、 砖头,甚至脱下鞋八子赶紧坐下,等着开戏。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大人娃娃,陆陆续续都来了,戏庙院里密密麻麻的坐满了人,中间坐着的,外头站着的,场外转悠的,吼喊的,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以至于后来有过一个笑话,说是语文老师给小学生布置作业,用“况且”造句,有个孩子是这样造的:过年了,我们村里唱大戏,锣鼓声“况且……况且”地响个不停。老师批改作业时大睁眼,看着这么有意思的造句,不知道该怎么评判。

最喜欢看的是《智取威虎山》,一开场由侯二扮演的二O三首长少剑波的唱段大气恢宏:

朔风吹林涛吼峡谷震荡,望飞雪漫天舞,巍巍丛山披银装,好一派北国风光。

山河壮丽,万千气象,怎容忍虎去狼来再受创伤!

党中央指引着前进方向,革命的烈焰势不可挡。

解放军转战千里,肩负着人民的希望,

要把红旗插遍祖国四方。

现在想来,我们村的革命样板戏唱腔有点儿接近京剧,因为后来有了电视后看京剧时,戏剧里的不少唱段腔调和村里的唱腔十分接近。那时年少文化不高,再加上演员们也是用生硬的普通话夹杂着方言来唱,句式长的台词唱得又特别快,始终没听懂“美蒋勾结、假谈真打、明枪暗箭、百般花样”几个四字短语。还有杨子荣打进威虎山后,和座山雕对答的那几句“黑话”,其实就是接头暗语,“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又黄了?防冷涂的焟!”也是后来看书、看影视剧才弄明白。

“打虎上山”一场非常精彩引人。德志扮演的杨子荣,一身司马副官胡彪装扮,头上的狐皮帽子据说是每次演出时和正弯子的老玉借的,记忆中老玉是一个身材高大、双手后抄在袖筒里、走路身体前倾、略显驼背的光棍汉,到现在我也没弄清楚他大名叫什么,只听人们都叫他老玉。那会儿想过,在那个吃穿都紧要的年代,老玉把狐皮帽子借给演员了,那他冷天出来看戏时,是不是只能戴劳动布单帽子了?至于杨子荣穿的狐领黄军用皮大衣是借了谁的我没听说过,多年以后听任权说过,杨子荣的虎皮色坎肩、橙色的绶带等行头,是他和姜柱根在白市布上用颜料画出来做成的。当时看“打虎上山”一场时,不明白杨子荣手里拿的说是鞭子,怎么和村里人赶牛放羊的鞭子不一样,鞭杆头上直接鞭梢?后来想既然是骑马时用来打马的马鞭,当然就更简略了些吧?!

再后来,圐圙学校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师生共同演出革命样板戏,范文华、郝刚珍、赵信、郭保卫等老师们也各自扮演《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中的不同角色,这里不一一赘述,单说当年的范文华眉清目秀,一表人才,饰演二O三首长少剑波时,且不论演技与唱腔,光那风流倜傥的风采,一登台就引得满场叫绝。

“打虎上山”中杨子荣的唱词非常精典,至今记忆犹新: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

愿红旗五洲四海齐招展,

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扑上前!

我恨不得急令飞雪化春水,

迎来春色换人间,

党给我智慧给我胆,

千难万险只等闲。

为剿匪先把土匪扮,

似尖刀插进威虎山。

誓把座山雕埋葬在山涧,

壮志撼山岳雄心震深渊。

待等到与战友会师百鸡宴,

捣匪巢定叫它地覆天翻!

后来看资料才知道,其中一句台词“迎来春色换人间”还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看了《智取威虎山》后,提议改动的,戏本原句是“迎来春天换人间”。

当时看戏时,惊収于盈得志怎么能把这么长、还有些生拗的唱词记下来,又唱得那么动听传神。那会儿佩服侯二、盈德志等唱戏的,不亚于现在崇拜歌星影星陈宝国、刘德华们。“定计”一场中,饰演少剑波的侯二、饰演杨子荣的德志、饰演申德华的付还绪,他们几个把当时战友情深、勇敢机智的场面也表现得非常到位。还有白大根、崔连宽扮演的常猎户,王摇不动扮演的李勇奇、女知青张立英扮演的勇奇娘、金桃子、二闺女等扮演的小常宝,也有三粉子扮演过“小火车通了”的夹皮沟女市民。

任权扮演的座山雕和姜柱根、范二旦、再后来刘天有也扮演过的栾平最让人难忘。几十年后我问过任权,当时为了打扮出“座山雕”的秃头,头上需要戴一顶肉色的类似瓜壳帽怎么弄的,他说是村里人冬天杀了猪后,用猪尿泡吹大晾干后剪成半圆状做的。姜柱根、范二旦、刘天有扮演的栾平如出一辙,活灵活现,一样的羊羔皮黑棉帽子、翻穿的羊皮袄用一根麻绳勒腰、大裆黑棉裤裹住裤脚、牛鼻鼻黑棉鞋。除了怪异的扮相,几位栾平的演技也精彩绝伦,把栾平那猥琐、奸诈劲儿充分展现出来。只见“栾平”们一样的跪地磕头求饶,交代联络图的下落,“标有许大马棒的联络点儿有三百处哇……”,然后是旁白“我该死,我该死!”边说边不停地自打耳光,细看才发现,那“栾副官”双手交错在胸前拍打一下后,急速升起手交叉捂脸。

还有一个当时不明白的场景是,由付还绪饰演的申德华带领侦察排,为接应打入匪巢的杨子荣而上山,为什么齐刷刷的都披了一块白布在身上,后来才知道那叫滑雪衫,大概是像我军打伏击战时,头顶的军帽上扎了一圈儿树枝,起到隐蔽的作用吧。只不过在冬季白雪皑皑的大东北,身披滑雪衫为了和漫天冰雪的外景颜色接近而已。

〔未完待续,且听下回分解!有两点需说明:一是为提高写作效率,文中方言土语词句能说通表意即可,不一一查证;二是为方便表述,文中所涉及人物即使与笔者有亲戚关系,也都直呼其名了,敬请谅解!〕

2023年5月15日

作者远方生活照

远方,彭城劉氏后裔,自谑连连中标,出生于西南三线建设之年,成长于岱海之滨蛮汉山北,多年辛劳于黄河岸边乌金之海,现居大青山南麓如意河畔,偶访巍巍贺兰、大漠孤烟、千年胡杨。

天性喜爱文学,常写散文、诗歌, 亦写小小说、回忆录,近年多作歌词。歌唱祖国歌颂党、宣传地方文化、颂扬行业工作、抗疫精神和爱情、友情、亲情等题材的草原歌曲以及民歌、通俗歌曲、儿歌均有多首,被广大读者、听众誉为新时代知名词作人。各类作品发表于相关报刊杂志、微信公众号,在《今日头条》中开设有个人专栏。

近年来,总共创作歌词201首。其中,由著名歌手苏勒亚其其格作曲并和其妹魏君华演唱的《呼和浩特-绿色家园》获2021年度呼和浩特市“文艺创作发展基金资助作品奖”,并在2022年呼和浩特市春节联欢晚会、“昭君文化节”开幕式上演唱;由内蒙古艺术剧院高金山、包田宝、金海3位老师演唱的《走进内蒙古》、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毛俊丽演唱的《我的母亲我的祖国》刊发于《都市头条》并全网传唱;多首歌词刊登于各类媒体平台;《真情》《巴彦浩特的夜》《春暖阿拉善》等歌词入选《词曲中国》2022年“新歌大典”并广为传唱。